【党史课堂】第207期:省港大罢工工人接待站——思月书院
时间:2022-01-12 编辑:总工会管理员
“不到东门,不算到过深圳”,东门是广东深圳最早、规模最大、发展最成熟的商圈,至今仍是人们来广东深圳的打卡点之一。走在繁华热闹的东门步行街上,有一座灰砖青瓦的建筑,仿佛让人搭上了时光机回到过去,这里便是思月书院,始建于清康熙年间,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。思月书院曾是“深圳墟”(今东门老街)集市的文化象征和教育中心,许多学子在此启蒙识字,知晓天下事。它还有一个身份,便是省港大罢工期间工人从香港北上广东广州的联络点和接待站。省港大罢工期间,香港海员、印刷、洋务、码头搬运等工会先后有20多万工人加入了罢工的行列,其中有10多万人离开香港,返回内地。为了保障罢工工人旅途通畅,中共广东区委指派专人负责接待他们,于1925年6月19日在深圳设立省港大罢工工人接待站,地点便在“深圳墟”(今东门老街)南庆街22号思月书院。彼时,香港工人离港返回内地,在接待站停留,深圳各商号及各乡农民纷纷备办茶粥,欢迎工友,尤以农民最为踊跃。据悉,每日由深圳乘火车到广州的罢工工人有1000多人。1998年,东门商业步行街区改造时,思月书院拆迁重建,如今这里既是东门老街历史博物馆,也是省港大罢工的“见证者”。来源:南方都市报
上一条:【党史课堂】第206期:陶行知与山海工学团
下一条:【党史课堂】第208期:寻访“铁姑娘”,重拾她们不让须眉的奋斗史
|